相信相逢的人,总能再相逢。——2022年终总结(假的)

发布于 2023-01-21  200 次阅读


又是一年除夕夜,又到了每年写年终大作文的时候了。

刚刚过去的2022年,可以说是让我“永生难忘”的一年——在这一年里,经历了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,跌宕起伏的丰富度完全可以写部小说,只不过我不是个作家(笑

一、起

21年年底,纯粹只是为了换个城市生活的我来到了上海,随便找了一家公司开启了三个月的被领导CPU生活(留点面子,不点名了);年后,便开始在各种疫情防控措施的折磨中度过(其实年前,我已经喜提了人生中首次随申码黄码)。从3月初的OverHeat被取消开始,上海的防疫情况就急转直下,到了月底已经到了几乎就要封城的地步;但某些人还是见缝插针从封控的小区里跑出来吃海底捞了,我不说是谁(

这个时候今年的第一个转机到了,3月底我正式入职了目前的新公司,随后便进入了长达两个半月的疫情啃老板生活(指在家躺尸完全没在干活,真的没活干啊);对于主做线下活动/运营的人,疫情封控在家就=没饭吃,这是不用讨论的问题。还好公司这几个月都完全正常的发了工资,来让我们说谢谢叔叔(

二、承

上海人(哦对不起我不应该叫自己上海人,应该叫外地来上海臭要饭的)2022年的1月1日,应该从6月1日算起。刚解封的前三个月,还处于可以到处浪的状态,仗着车省油+某公司周末不加班开始苏州无锡杭州到处乱逛(老年人逛公园),到10月前基本都处于周末至少有一天要开车出去浪的状态。

11月算是到了另一个转机,就是众所周知的鸽了大半年的OverHeat终于又能开出来了,但又由于这个牌子产生的各类衍生问题实在是太多了,最后定档时也决定这就是OH最后一场活动,开完大家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,反正现在上海地下偶像主办一大坨,少个友商皆大欢喜

但,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——当时疫情形势还不明朗,md这玩意没了我周末是真没活干了啊!于是火线跳坑跑去了Tapioka继续混staff,感谢大佬们收留我(

其实在上海的这一年多,真的要感谢各种偶活把我这个孤寡老人留了下来。虽然到现在我也记不住几首歌不会跟着一起厄(?),但是很单纯的喜欢很多人在一起嗨的感觉;地下偶像live带来的那种0距离(物理)的观演体验也很棒。所以我后来经常说,我看地偶活但不是谁家的粉丝,更不是噶比!问就是YQH和Tapioka是最棒的.jpeg

三、转

这个月和上个月,可以说是三年来最震撼我的两个月。12月防疫措施突然解除,1月文旅防疫指南和出入境也同步解除,线下活动和演出行业突然就从ICU直送KTV,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突然复活,不算欣欣向荣至少也算勃勃生机了。同时,演出市场也百花齐放,不再是每周末全是地偶了(主要是涨价后的场地地偶也一般付不起)

2023年的一个小愿望,把三年前自己做的一些老本行——展会或者演出,至少捡回来一点点开始慢慢做起来吧。我们很不幸的经过了这三年,不过也正因19年的时候我们刚起步,疫情这三年才得以及时收手,养精蓄悦到2023。都是好事,都是好事。

四、合

2022年,对于我个人而言,和21年一样,经历了太多变故和离别。工作被换、live被中止、疫情拦下了出行的脚步,种种问题似乎都在延续2021年的悲剧剧本;不过在最后这两个月里,似乎剧本被重新改写,剧情也都被颠覆了。

我是一个不擅长社交的人,新认识一些朋友的时候也会和一些老朋友失去联系;甚至因为一些其他原因,会主动的断掉联系。所以,真的很感谢这一年来新认识的、和继续留在我身边的朋友(大概不多),感谢你们一年以来的帮助,让我这个废物又多活了一年。

简单的列一列2023年的一些小目标:

  1. 换一个新的工作?至少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
  2. 漫展和演出至少捡回来一个开始继续做
  3. 继续留在上海一年(其他地方真活不下去)
  4. 继续保持存款和理财收入正增长(攒点算点)
  5. (如果有心情的话)开始慢慢学日语,至少要听得懂or看得懂
  6. (白日梦)脱个单?(这基本属于做梦了)

最后用前两天在微博的一段话结尾吧:

五、尾巴

最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,“2023,愿我们在更大的舞台相遇。”

演出现场是舞台,展会商场有舞台,工作岗位是舞台,人生亦是舞台。

希望不被影响的新的一年,每个人都能追逐自己想要的梦想,三年前未实现的愿望,在2023全部实现。

相信相逢的人,总能再相逢。

景安

2023年1月21日,农历腊月三十(壬寅虎年 除夕)

最后更新于 2023-01-20